30/04/2025

NEWS

近期,金融界迎來了一項重大合作:Cantor Fitzgerald、Tether和SoftBank聯合推出了一項價值36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創投項目——Twenty One Capital。這項合作不僅標誌著加密貨幣在傳統金融界的日益重要性,也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日益增強。以下將深入探討這項合作的背景、具體內容以及其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背景與合作內容 Cantor Fitzgerald是一家著名的華爾街券商,與Tether(世界上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和日本科技投資巨頭SoftBank Group合作,通過一家空白支票公司Cantor Equity Partners推出了Twenty One Capital。這項合作的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投資比特幣的平台,並以超過42,000枚比特幣的資產啟動,從而成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庫存持有者[1][2][3]。 Twenty One Capital的成立不僅是Cantor Fitzgerald與Tether之間關係的深化,也標誌著SoftBank在加密貨幣領域的進一步布局。這項合作將通過混合股權和可轉換票據籌集5.85億美元的新資本,用於購買更多比特幣和擴大公司業務[2][4]。 合作的優勢...
2025年4月23日,美國阿拉巴馬州證券委員會正式撤回了對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質押(staking)相關訴訟,這一舉措在加密貨幣監管領域引起廣泛關注。此案原本是2023年由阿拉巴馬州發起,指控Coinbase通過其質押獎勵計劃提供未註冊的證券。此次撤案不僅減少了針對Coinbase的州級法律挑戰數量,也反映出美國各州在加密資產監管政策上的分歧與調整趨勢。本文將從案件背景、法律爭議及未來監管展望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質押服務與阿拉巴馬州訴訟背景 Coinbase的質押服務允許用戶將其持有的加密貨幣鎖定,以協助區塊鏈網絡驗證交易,並因此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勵收益。同時,Coinbase作為平台會從中收取佣金。阿拉巴馬州證券委員會認為,此類質押計劃構成了一種投資合約(investment contract),應依據證券法進行登記和監管,因此於2023年聯合其他九個州對Coinbase提起執法行動[1][3]。 這些執法行動包括發布停止令、潛在罰款以及禁止該公司在部分地區提供質押服務等措施。然而,由於各地法院和監管機構對此類新興金融產品缺乏統一標準,加上聯邦層面尚無明確規範,使得案件陷入長期僵局[2][5]。 阿拉巴馬撤案:意義與影響 4月23日,阿拉巴馬州正式簽署同意令,宣布部分撤回針對Coinbase的執法努力,以便給予政策討論更多時間空間[2][4]。此次決定使得目前仍積極追究該公司的美國各州數量從10個減少至5個[2]。 這一結果被視為是Coinbase的一次重要勝利,公司首席法律官Paul Grewal強調,此舉凸顯了當前多元且混亂的地方性規範體系問題。他呼籲美國國會盡快制定統一且明確的數字資產法律框架,以避免不同司法轄區間的不一致帶來市場混亂和用戶權益受損[2][3]。 Grewal指出,目前仍有四個剩餘追責狀態下禁止或限制其提供質押服務,他認為這些做法浪費納稅人資源,也限制了用戶享受創新金融產品帶來利益的機會。他呼籲其他“異見”地區效仿阿拉巴馬放寬態度,共同推動合理監管環境形成[3]。 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現狀與未來展望 此次事件反映出美國在數字資產尤其是DeFi及Staking等新型業務模式上的立法滯後問題。目前,多數涉及虛擬資產的新興業務均處於灰色地帶,各州採取不同標準和措施,使企業面臨複雜且成本高昂的合規挑戰。此外,由於缺乏聯邦層面的清晰指導,不同司法轄區之間存在矛盾甚至衝突,加劇市場不穩定性[2][5]。 專家普遍認為,要促進加密生態健康發展,需要: – 制定全國統一且具前瞻性的虛擬資產立法; – 明確界定哪些業務屬於證券範疇,以及相應合規要求;...
近期,比特幣(Bitcoin)突破了9萬美元的關口,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也與全球經濟和金融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此外,XRP期貨和Ripple的穩定幣也在市場上引起了熱議。這些發展對於加密貨幣的未來走勢和市場趨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比特幣突破9萬美元的原因和影響 比特幣在4月份再次上漲,突破9萬美元的關口,這是自3月25日以來的最高水平[1]。這一上漲主要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風險偏好的回暖和強勁的現貨需求[1][3]。特朗普宣佈暫停部分關稅90天,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樂觀情緒[1]。 技術面分析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的日線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MACD指標也站上了零軸,量能放大,表明資金在進場[1]。這些技術指標表明比特幣的上漲趨勢相當強勁,可能會衝擊10萬美元甚至更高的價位[1]。 基本面分析 在基本面上,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也與資金從傳統市場轉移至加密貨幣市場有關。隨著資金從美元、美股及美債出走,比特幣的價格得到了推動[4]。市場期待比特幣能夠擺脫與美國科技股同向波動的趨勢,成為一種更加獨立的資產類別[4]。 XRP期貨和Ripple的穩定幣 雖然目前的焦點在於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但XRP期貨和Ripple的穩定幣也在市場上引起了關注。這些金融工具的發展對於加密貨幣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XRP期貨的潛力 XRP期貨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工具,讓投資者可以在XRP的價格波動中獲取收益。這種期貨合約可以幫助投資者對沖風險,也可以用於投機。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XRP期貨的交易量和市場影響力有望增加。 Ripple的穩定幣 Ripple的穩定幣是基於其技術平台開發的穩定幣,旨在提供低成本、快速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這種穩定幣可以幫助企業和個人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高效的資金轉移,減少交易成本和風險。 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挑戰和展望 比特幣價格上漲面臨著多個挑戰,尤其是在9萬美元以上的價位。賣方流動性和技術阻力是比特幣價格上漲的主要障礙[3]。知名交易員Daan Crypto Trades指出,比特幣需要突破9萬至9.1萬美元的重要橫向區域,才能確認突破成立[3]。...
近期,Cantor Equity Partners(CEP)與SoftBank和Tether聯合支持的加密貨幣公司Twenty One Capital達成合作協議,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式將Twenty One Capital上市,該交易估值達36億美元[1][2][3]。這一合作不僅標誌著加密貨幣領域的重大發展,也反映了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以下將深入探討這一合作的背景、具體內容以及其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背景與合作內容 Cantor Equity Partners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其與Twenty One Capital的合作是通過業務合併的方式進行的。Twenty One Capital是一家以比特幣為核心的公司,背後由Tether和SoftBank提供支持。Tether是全球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而SoftBank則是世界領先的投資控股公司之一[2][4]。這一合作的目的是將Twenty One Capital上市,並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以「XXI」為股票代碼進行交易[4][5]。...
比特幣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自誕生以來迅速崛起,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資者和技術愛好者。然而,隨著比特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不斷普及,其帶來的環境與社會問題也日益凸顯。近期哈佛大學等機構發表的一系列研究報告,再次引發了對比特幣挖礦活動負面影響的關注。本文將從環境污染、電子垃圾產生以及健康風險三個方面,深入探討比特幣興起背後令人擔憂的「骯髒生意」,並反思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 跨州空氣污染: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威脅 哈佛大學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比特幣挖礦過程中所排放的大量有害空氣污染物,不僅局限於礦場所在地,而是能夠跨越州界,影響遠離挖礦設施的人口密集區域[1][3]。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間,美國約有190萬人暴露於這些細顆粒物中,其中包括紐約市、休斯頓-奧斯汀都會區、東北德克薩斯州以及伊利諾伊與肯塔基邊境地帶等多個重點地區[1]。這些細顆粒物被認為是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問題的重要因素,對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該研究警告稱,比特幣挖礦相關污染已經達到顯著危害水平,而隨著加密貨币市場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擴張,此類環境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劇[3]。換言之,比特幣雖然是一種數字資產,但其實際運作依賴大量電力消耗,多數能源仍來源於燃煤或其他高碳排放方式,使得整個產業鏈成為「骯髒生意」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垃圾激增:難以忽視的新型環境負擔 除了空氣污染外,比特幣挖礦還帶來了巨量電子垃圾問題。一份由Science Direct發布的報告指出,截至今年5月,比特幣每年因交易處理而產生超過3.07萬噸電子廢棄物,相當於荷蘭全國小型IT設備廢棄量[2]。該報告估計,今年全年相關電子垃圾甚至可能達到6.44萬噸。 這些電子垃圾主要源自專用挖礦硬件(如ASIC芯片)的快速更新換代,由於硬件壽命短且回收利用率低,大量含有毒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如鉛、汞)被丟棄至土壤、水源甚至空氣中,引發嚴重環境污染[2]。此外,不當回收處理還可能造成二次汙染,加劇自然資源破壞與人類健康風險。因此,比特幣挖礦所衍生出的電子廢料問題,是目前全球面臨的新興挑戰之一,也讓原本就備受爭議的行業形象更加黯淡。 經濟波動與投資風險:新手投資者承受最大損失 除了環境層面的負面效應,比特幣市場本身也存在高度波動性和潛在金融風險。一份由Glassnode發布的鏈上週報分析指出,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升溫背景下,比特幣價格曾出現超過50%的跌幅,但長期持有者多保持獲利狀態,新進入市場的新手投資者則承受最大未實現虧損[4]。 此情況反映出比特幣雖具備一定抗通膨及避險功能,但同時伴隨巨大價格波動與流動性緊縮,使得普通投資人尤其是缺乏經驗者容易遭遇重大財務損失。此外,加密貨币市場尚缺乏完善監管框架,也增加了欺詐、操縱等非法行為風險。因此,「骯髒」的不僅是其能源消耗,更包括金融安全層面的複雜挑戰。 綜合上述各點,可以看到比特幣崛起背後存在諸多令人憂慮的副作用——從跨州空氣污染到海量電子垃圾,再到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都揭示出這門「新興科技」尚未走上真正可持續且負責任之路。在全球推動碳中和目標的大趨勢下,加密貨币行業必須正視自身對環境與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積極探索結合可再生能源、高效硬件回收利用,以及更嚴格監管措施等解決方案,以減少「骯髒成本」。 未來若能有效降低碳足跡並提升透明度,加密貨币或許仍能在金融創新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但若繼續忽略上述警訊,其繁榮終將付出沉重代價。不論是政策制定者、市場參與者抑或普通公眾,都應提高警覺,共同推動一條更清潔、更公平、更安全的信息時代道路。 資料來源: [1] www.binance.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