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25

editor

美国白宫近日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BCBS)提出了明确挑战,特别针对其加密资产监管框架中的资本风险权重规定,表达了希望美国在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中拥有更大影响力的诉求。这一动态不仅反映了美国对全球加密资产监管规则的态度转变,也揭示了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战略布局。 美国对白银委员会加密资产框架的质疑 巴塞尔委员会在其加密资产监管框架中,针对基于公共区块链的代币化资产,设定了高达1250%的风险权重。这一规定实质上限制了银行持有美元稳定币的能力,因其资本要求极高,令银行难以承担相关风险。美国白宫发布的166页数字资产报告中,直接指出巴塞尔委员会并无正式的超国家权威,其决策不具法律强制力,强调美国应在国际监管论坛中发挥领导作用[1]。 这种态度体现了美国政府希望不仅仅是遵守国际规则,而是主动塑造规则,确保其国家利益和金融创新优势。白宫的立场表明,美国不满现有规则对加密资产的过度限制,尤其是对稳定币等关键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认为这些规则阻碍了美国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发展。 美国推动的加密资产监管路径 白宫报告明确要求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尤其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加快制定联邦层面的数字资产交易规则,提供市场参与者所需的明确监管指引[2]。此外,美国国会近期通过了《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为稳定币发行者和数字资产市场提供了更清晰的监管框架,强调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3][4]。 联邦银行监管机构也发布了关于加密资产托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作为托管服务提供者的职责和风险管理要求,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更积极地参与数字资产生态[3]。这些举措显示出美国在推动数字资产合法化和规范化方面的决心。 巴塞尔委员会与美国的博弈 巴塞尔委员会作为全球银行资本监管的权威机构,其制定的标准影响深远。美国对白宫报告中提出的挑战,实际上是对巴塞尔委员会权威的直接质疑。尽管如此,巴塞尔委员会在应对美国的压力时表现出一定的抵抗,例如拒绝解散其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工作组[1]。 当前,巴塞尔委员会正计划于2026年1月实施新的资本、流动性和信息披露要求,涵盖加密资产领域[3]。美国希望通过影响这些规则的制定,避免过度资本要求带来的市场扭曲,同时推动规则与其他司法辖区保持一致,减少重复监管负担[4]。 影响与展望 美国对白宫挑战巴塞尔加密资产框架的行动,反映了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战略调整。美国不仅希望保护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更希望在数字资产监管标准的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确保国际规则符合其政策目标和市场需求。 这场博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路径。若美国成功推动更为宽松且创新友好的监管框架,可能加速数字资产的主流化和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反之,若巴塞尔委员会坚持高风险权重标准,可能导致银行业对加密资产的参与受限,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