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全球加密格局下的中美对话
2025年,中美贸易对话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这一次,加密货币市场成为双方博弈的新舞台。从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到中国内地持续高压监管、香港特区另辟蹊径,再到两国贸易框架的微妙变化——每一次政策调整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神经。本文将从政策演变、市场反应、技术竞争和未来趋势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中美贸易对话如何重塑加密货币生态。
政策演变:从对立到试探性接触
美国:立法先行,框架初现
2025年7月,《GENIUS法案》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在稳定币和数字资产市场监管上迈出关键一步。该法案不仅明确了联邦机构职责分工,还试图结束长期以来“多头监管”的混乱局面[1][3]。与此同时,《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参议院也提出类似提案,明确禁止美联储未经国会授权发行零售央行数字货币(CBDC)[3]。这一立法动向反映出美国社会对政府过度干预金融隐私的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CFT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于8月启动“加密冲刺计划”,旨在推动现货加密货币合约在注册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2]。尽管目前CFTC仅对杠杆类加密衍生品拥有明确管辖权,但监管层已开始探索将现有外汇和期货规则延伸至现货市场的可能性[2]。
中国:高压依旧,“特区”突围
与美国的积极立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地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活动至今未变[1]。这种“一刀切”的政策虽然有效遏制了投机炒作和资本外流风险
資料來源:
[1] info.arkm.com
[2] www.lw.com
[5] beincrypto.com
[6] www.scmp.com
[8] www.congress.gov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