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姆林宫支持的加密货币在美国制裁下依然活跃,2025年通过多个渠道转移资金总额高达60亿美元。这一现象揭示了加密货币在国际制裁环境中的复杂角色及其规避机制。
加密货币与俄罗斯制裁的背景
自2022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旨在限制其金融活动和国际贸易能力。作为回应,俄罗斯不仅加强了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控制,还积极探索利用加密货币绕过制裁。俄罗斯中央银行虽然在2025年起禁止加密货币在国内零售交易中使用,并限制投资者范围,但同时支持开发国家数字货币“数字卢布”,以实现对金融系统的更大掌控和跨境支付的便利[1]。
Garantex及其衍生平台的制裁规避网络
被美国财政部列入黑名单的俄罗斯加密货币交易所Garantex,尽管遭到多国监管打击和服务器查封,依然通过新平台和复杂的跨境网络继续运作。调查显示,Garantex利用位于莫斯科和迪拜的多个加密平台,通过银行和中介公司转移客户资金,规避西方制裁[2][3]。
Garantex的后续平台如Grinex和Telegram上的MKAN Coin,继续承担着类似的资金转移和洗钱功能。美国财政部指出,这些平台与俄罗斯的支付处理平台Exved及InDeFi银行紧密合作,促进受制裁的俄罗斯金融服务部门的加密货币贸易[2][3]。
加密货币在制裁环境中的技术与策略
俄罗斯相关实体通过以下方式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
– 多平台分散操作:通过多个交易平台和钱包地址分散资金流,增加追踪难度。
– 跨境金融枢纽利用:利用迪拜等离岸金融中心作为资金中转站,规避监管。
– 稳定币和数字资产:使用以卢布为基础的稳定币A7A5,增强资金流动的隐蔽性和稳定性。
– 技术工具辅助追踪:尽管西方监管机构使用区块链分析工具如Crystal和Elliptic追踪资金流向,但加密网络的复杂性和匿名性仍然给监管带来挑战[2][3][4]。
监管与反制措施的挑战
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制裁和监管,试图堵截俄罗斯通过数字资产进行的资金转移。2025年,美国财政部和司法部对Garantex及其相关人员发起刑事指控,并推动国际合作逮捕关键人员[2]。同时,欧盟和美国也在推动更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强化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措施[4][5]。
然而,俄罗斯通过国家数字货币的推广和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严格监管,试图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保持对数字金融的控制,同时利用加密技术的灵活性继续规避制裁[1]。
结语:数字货币时代的制裁博弈
克里姆林宫支持的加密货币网络在面对严厉制裁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隐蔽性,资金流动规模巨大,达数十亿美元。这不仅反映了加密货币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也揭示了国际制裁体系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新挑战。未来,全球监管机构需在技术创新与法律执行之间找到平衡,强化跨国合作,才能有效遏制通过加密货币进行的非法资金流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資料來源:
[1] www.ainvest.com
[2] www.occrp.org
[3] www.icij.org
[4] www.int-comp.org
[5] www.stepto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