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稳定币领域已明显超越香港,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重要的数字货币枢纽之一。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两地在政策制定和市场推动上的差异,也揭示了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趋势。
稳定币市场的快速崛起与亚太格局变化
根据Circle的最新数据,亚太地区的稳定币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链上交易活动达到2.4万亿美元。新加坡和香港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稳定币中心,仅次于美国[1]。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亚太地区对稳定币的强烈需求,也显示出新加坡在市场规模和活跃度上的领先优势。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2025年5月Circle在新加坡设立本地办事处,标志着其对该市场的重视和信心。相比之下,香港虽然在2025年8月推出了专门的稳定币监管法规,但至今尚未发放任何稳定币发行牌照,且明确表示今年内不会发放[5]。这使得香港在实际市场运作和创新速度上落后于新加坡。
政策环境:灵活与严谨的博弈
新加坡和香港的稳定币监管策略体现了两地不同的金融定位和法律传统。香港追求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强调法规的明确性和严格的风险控制,力图通过法定框架保障投资者权益和市场稳定[2]。然而,这种“信任由法律保障”的模式在牌照发放和市场活跃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保守。
新加坡则采取了更为灵活和市场导向的监管方式,平衡风险控制与市场扩展,促进了稳定币的广泛应用。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稳定币使用量接近10亿美元,涵盖跨境支付、旅游和奢侈品零售等多个领域[1][2]。这种“信任由市场驱动”的策略使新加坡在创新和应用层面更具活力。
经济与市场驱动力
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量区块链和数字资产企业落户。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桥梁,在跨境交易和资产流转中发挥关键作用。新加坡推出的本地货币挂钩稳定币XSGD已于2025年9月在Coinbase上线,成为首个获得监管认可的本地稳定币[5]。
相比之下,香港虽然在法规制定上先行一步,但由于牌照迟迟未发放,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香港的稳定币市场交易量和创新项目相对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5]。
此外,韩国等亚太其他国家也在推动稳定币发展,尤其是在交易活跃度和专业投资者参与方面表现突出,但新加坡凭借其政策灵活性和市场开放性,依然保持领先地位[3]。
技术与市场执行的关键
稳定币的信任不仅依赖于监管,更取决于发行方的储备透明度、运营可靠性和赎回机制的清晰度。新加坡市场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推动了稳定币的广泛接受和应用[2]。香港则仍需在实际执行层面加强,确保法规能够有效转化为市场信心。
未来展望:新加坡的领先优势与挑战
新加坡在稳定币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其数字金融生态系统注入强大动力,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创新项目。随着全球稳定币市场突破3000亿美元市值,新加坡的本地稳定币和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将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加坡也面临监管完善、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多重挑战。如何在保持市场活力的同时,确保金融安全和消费者保护,将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点。
结语:新加坡引领亚太稳定币新时代
新加坡凭借其开放的政策环境、积极的市场推动和稳健的技术执行,成功在亚太稳定币赛道中拔得头筹。相比之下,香港虽有法规先行的优势,但在实际市场发展和牌照发放上仍显滞后。未来,随着全球数字金融格局的演变,新加坡有望继续巩固其作为稳定币创新和应用中心的地位,引领亚太乃至全球数字货币的新时代。
資料來源:
[1] www.kucoin.com
[2] sumsub.com
[4] www.spglobal.com
[5] crypto.news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