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近期对协助伊朗非法石油出口的个人和企业实施了新一轮制裁,重点打击了位于中国和香港的多家石油码头、仓储运营商及船运公司,旨在切断伊朗政权通过石油销售获得的资金来源,遏制其资助境外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稳定的能力[1][2]。
背景与制裁动因
美国长期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安全的威胁,指责其通过石油出口资助恐怖主义活动和核武器研发。近年来,伊朗利用“影子船队”及加密货币等手段规避国际制裁,继续进行石油销售和资金转移。美国政府基于2025年2月签署的《第2号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明确要求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防止其获取核武器资金[2][3]。
新一轮制裁的具体措施
2025年8月2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两家中国原油及石油产品码头和仓储运营商,以及三家香港船运公司实施制裁。这些企业被认定协助多艘被制裁油轮卸载了超过50万桶伊朗原油。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指出,这些码头运营商在伊朗原油交易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直接支持伊朗境外恐怖主义活动的资金流[1]。
此外,美国还对两名伊朗金融从业者及中国香港、阿联酋的十余名个人和多家企业实施制裁,指控他们协调转移了约1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这些资金源自伊朗石油销售。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其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并禁止美国公民和企业与其进行任何商业往来[2]。
伊朗规避制裁的手段与挑战
伊朗通过“影子船队”——即使用隐匿身份的油轮和中转码头,规避国际制裁,继续出口石油。中国及香港的相关企业被指为这一网络的重要环节,协助伊朗绕过制裁限制。此外,伊朗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资金转移,2024年伊朗及其他受制裁地区共接收了约158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占全球非法加密货币交易的39%[2]。
这些手段使得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执行面临巨大挑战。美国通过不断扩大制裁范围,针对协助伊朗石油出口和资金转移的中间环节施压,试图切断伊朗的资金链条。
国际反应与核协议现状
在美国加大制裁力度的同时,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启动了联合国“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以应对伊朗违反2015年核协议的行为,自动恢复对伊朗的联合国制裁[2]。然而,因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及美国对伊朗的空袭,2025年上半年美伊核谈判陷入停滞,核协议重启前景不明[2]。
对国际油价与地区稳定的影响
美国封锁伊朗石油收入来源的措施,导致国际油价出现上涨。市场普遍关注OPEC+是否会调整减产政策以应对供应紧张。伊朗作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其出口受限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4]。
结语:制裁的深远意义与未来展望
美国对协助伊朗石油出口的企业和个人实施新一轮制裁,体现了其遏制伊朗核武器发展和破坏地区稳定战略的决心。通过打击“影子船队”和加密货币资金流,美国试图从根本上切断伊朗的资金来源,削弱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然而,伊朗利用复杂的国际网络和新兴技术规避制裁,显示出制裁执行的复杂性和挑战。未来,国际社会需加强合作,完善制裁机制,同时推动外交谈判,寻求持久解决伊朗核问题和地区安全的方案。
資料來源:
[4] stock.ltn.com.tw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