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利桑那州议员提出将加密货币没收执法外包给私人代理的法案,旨在通过授权“新型私掠者”打击网络犯罪,这一提议引发了对现代网络安全和资产管理方式的深刻思考。
网络犯罪威胁与传统法律的新生
随着数字资产的快速发展,加密货币成为黑客攻击和诈骗的新目标。2025年7月,美国因黑客攻击损失的加密货币超过1.42亿美元,全年累计被盗金额已超30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经济损失,传统执法手段显得力不从心[1][4]。
亚利桑那州议员大卫·施韦克特(David Schweikert)于2025年8月提出《2025年诈骗农场私掠授权法案》(Scam Farms Marque and Reprisal Authorization Act),该法案拟允许美国总统向私人武装人员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他们以合理必要手段扣押财产、拘留或惩罚被认定为威胁的网络罪犯[1][2]。这实际上是18世纪私掠船制度的一次现代复兴,将国家安全与私人力量结合,用以应对当代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
法案核心内容及其创新点
该法案明确将包括加密货币盗窃、“猪肉切割”骗局(pig butchering scams)、勒索软件攻击、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等行为视为“战争行为”,由个人、组织犯罪甚至外国政府实施,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异常且严重威胁[1][2]。
通过赋予总统权力签发类似海盗般的行动许可,政府能够借助装备精良且受官方认可的私人力量迅速反制这些高技术、高隐蔽性的犯罪活动。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公权力单一执行模式,为打击跨国网络犯罪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体现出立法者对现有执法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策略。
现实挑战与潜在风险
尽管这一创新方案具有一定吸引力,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和风险:
– 合法性与监管难题:18世纪私掠船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战争时期特殊授权,其适用范围和操作规范极易引发法律纠纷。如何确保这些“新型私掠者”的行动不越界、不滥用职权,是立法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
– 隐私保护与人权保障:赋予私人武装人员广泛权限可能导致滥捕滥罚,对无辜用户或企业造成伤害。此外,加密资产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如何平衡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权益,是政策设计中的关键难题。
– 国际影响及外交关系:部分网络攻击源自境外势力,此举可能激化国际紧张局势,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甚至报复,从而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环境稳定。
与其他相关政策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层面也在积极推动数字资产管理相关法规。例如,总统于2025年初签署行政命令建立比特币及加密储备基金,通过预算中性策略或没收资产积累数字财富;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提出BITCOIN Act 2025,计划五年内购入百万比特币并长期冷存储,以此作为经济避险工具[3][4]。此外,各州如德克萨斯已设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基金,而亚利桑那州则因担忧地方执法利益受损而否决类似提案[5]。
因此,《诈骗农场私掠授权法案》若获通过,将成为联邦层面针对加密领域刑事问题的重要补充,与现有财政投资及监管框架形成互补,有望提升整体治理效能,但同时需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冲突以及法律协调问题。
对未来数字资产治理启示
此次提案彰显出两个重要趋势:
– 国家开始正视并主动应对日益复杂且跨界融合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不再仅依赖传统警务体系,而是尝试融合公共权力与市场机制创新;
– 数字资产不仅是金融工具,更逐渐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其管理方式正在经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整合利用的重要转变,包括没收资金再利用、建立官方储备等措施不断涌现。
这种趋势预示着未来区块链技术及其衍生品将在公共治理领域扮演更核心角色,同时也要求制定更加细致完善、兼顾效率、公正、安全三重目标的新型法规体系,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环境和社会需求变化。
—
结语:迈向新时代的网络主权守护者
亚利桑那州这项关于委托私人力量参与加密货币没收执法的新颖提议,无疑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国家安全防线建设路径。在全球信息战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手段革新的较量,更是一次关于法律理念更新、人权保障平衡以及国际秩序维护的重要实践尝试。未来如何在保障自由开放互联网生态同时,有效遏制恶意侵害,将决定数字时代国家主权保护能力的新高度。
資料來源:
[1] www.mitrade.com
[2] www.binance.com
[3] www.jdsupra.com
[5] www.dlapiper.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