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区块链支付公司Ripple之间长达五年的法律纠纷近日正式落幕,Ripple同意支付1.25亿美元罚款,双方共同撤回了所有上诉请求。这起被视为加密货币行业“最重要”的诉讼之一,以法院对XRP代币的证券属性作出划时代判决告终,也标志着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执法态度的重大转变。
诉讼背景与核心争议
2020年12月,SEC指控Ripple Labs通过向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销售XRP代币,进行了未注册的证券发行。此案迅速成为加密行业关注焦点,因为它不仅关系到XRP本身,更涉及整个数字资产是否应受美国证券法监管的问题。SEC前主席杰伊·克莱顿主导了这场诉讼,其目标是明确界定加密货币在法律上的地位。
2023年7月,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Analisa Torres作出关键判决:公开市场上通过交易所售出的XRP不构成证券,因为散户买家缺乏基于Ripple管理努力获得利润的合理预期,这一点符合著名的Howey测试标准;但直接向机构投资者销售的XRP则属于未注册证券发行。基于这一裁定,法院随后对Ripple处以1.25亿美元罚款,这一金额远低于SEC最初要求的20亿美元。
法律战终结及其意义
2025年8月8日,双方正式提交联合申请,请求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撤销各自针对该判决提出的上诉请求,并各自承担法律费用。这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案件终于画下句号。Ripple首席法律官Stuart Alderoty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称:“这是结束……现在可以专注业务发展。”
此次和解不仅确认了2023年的部分判决,也反映出新任SEC主席Paul Atkins采取更为友好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在他的领导下,SEC已陆续放弃对包括Binance、Coinbase、Kraken等主要交易所在内多起案件调查或起诉,此举被业界视为监管环境趋于宽松的重要信号。
对加密行业及市场影响
此次案件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 明确二级市场与首次发行区别:法院首次认可公开交易所销售与直接面向机构投资者发售之间存在法律差异,为未来类似案件提供参考框架。
– 减轻合规负担:对于多数散户用户而言,加密资产购买不再自动归类为证券,有助于降低合规成本和复杂性。
– 推动行业信心恢复:随着主要监管争议尘埃落定,加之罚款金额相较预期大幅减少,XRP价格随即上涨约5%,显示市场对此消息反应积极。
– 示范效应明显:作为迄今规模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宗数字资产相关行政执法案,该案结局将成为其他项目评估自身合规风险的重要参照。
未来展望——从纷争走向规范
虽然这场官司结束,但它揭示的问题并未完全消失。如何平衡创新发展与投资者保护仍是全球范围内数字金融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案中体现出的司法细致划分,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
– 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不同类型代币及其销售方式的法规体系;
– 加强跨部门协调,提高执法透明度和一致性;
– 鼓励企业主动披露信息,加强内部治理以防范潜在违规风险;
– 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虚拟资产带来的挑战。
总之,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司法胜利,更是一堂生动课,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成熟理性。在经历过激烈碰撞后,加密产业正迎来一个更加清晰、有序的发展阶段,而这一切都始于这场“巨型”官司最终画上的句号。
資料來源:
[1] www.indexbox.io
[3] kelman.law
[5] www.coindesk.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