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Banks Gain Freedom to Enter Crypto Without Fed Approval
—
引言:监管松绑与加密新纪元
美国银行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2025年4月,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相继撤销了针对银行参与加密货币活动的限制性指引,标志着传统金融体系与数字资产的融合进入新阶段。这一政策转向不仅消除了银行涉足加密领域的审批障碍,更释放出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包容信号。
—
政策演变:从谨慎到开放
早期审慎框架的建立
2022年至2023年间,三大监管机构通过多份联合声明要求银行在开展加密业务前必须提交申请并获取预批准。例如,FDIC于2022年4月发布的FIL-16-2022文件明确要求受监管机构提前报备[2],而美联储则强调“银行需事先通知其主监管联系人”[5]。这些措施旨在防范Terra/Luna崩盘和FTX暴雷等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转折点的到来
2025年3月至4月间,政策风向突变:
– OCC率先行动(3月初):取消对加密货币活动的预审要求;
– FDIC跟进(3月28日):废止FIL-16-2022并发布新指引[2];
– 美联储收官(4月24日):撤回四份关键指导文件[1][3],明确不再需要单独通知或预批准[4]。
这一系列动作使美国成为首个全面解除银行加密业务行政限制的主要经济体。
—
操作层面的变革细节
审批流程简化
根据最新政策:
遗留问题与新挑战|对比表
| 领域 | 旧框架(2022) | 新框架(2025) |
|————-|—————————-|—————————|
|审批机制 |强制预批准 |自主决策+事后监督 |
|风险管控 |前置审查为主 |持续动态评估 |
|创新空间 |严格受限 |鼓励实验性产品开发 |
—
市场影响的多维透视
银行业务拓展机遇
2.稳定币发行加速:美元代币(Dollar Token)相关活动获明确支持[1][4];
3.DeFi桥接:传统流动性有望通过合规渠道注入去中心化金融协议。
####潜在风险警示
尽管政策松绑带来利好,但以下问题仍需关注:
-反洗钱(AML)压力:链上交易追踪技术要求提升;
-技术漏洞威胁:智能合约审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法律真空地带:国会尚未出台统一立法框架,存在规则模糊区[3][5]。
—
###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塑
美国此举将直接影响国际金融秩序:
1.欧洲反应:可能加速MiCA法规实施细则的落地进程;
2.亚洲动向:新加坡、香港等枢纽或调整现有数字资产牌照制度;
3.新兴市场冲击:拉美、非洲国家面临传统跨境支付体系被颠覆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监管竞合”可能催生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例如G20层面关于稳定币跨境流动的协调框架正在酝酿中。
—
###未来路径推演
行业参与者应重点关注三大趋势:
1.立法进程提速:国会两院已就《数字资产市场结构法案》展开密集磋商;
2.技术标准竞赛:ISO等组织加快制定区块链互操作性规范;
3.人才争夺白热化:复合型人才(金融+密码学+合规)将成为稀缺资源。
正如美联储声明所述:”这些行动确保我们的预期与变化中的风险保持一致,同时支持银行业的创新”[3]。这种平衡术的成功与否,将决定美国能否在Web3时代保持金融霸权地位。
—
###结语:破茧时刻的战略抉择
当最后一道行政藩篱被拆除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既是摆脱束缚的契机,更是重构商业模式的倒计时。那些能够快速建立技术护城河、完善合规生态的先行者,或将在新一轮财富分配中占据制高点——毕竟在数字经济浪潮里,”快鱼吃慢鱼”才是永恒法则。
資料來源:
[2] www.fdic.gov
[3] www.coindesk.com
[4] www.jonesday.com
[5] www.axios.com
Powered By YOHO AI